2025年3月4日、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和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今年不仅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值此两会召开之际,学院积极响应号召,召开了“师生共学共议202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会议。学院党政领导、教师代表及学生党团骨干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崔伟主持。
会上,院长张兰春教授对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他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教育改革、生态环保等多个维度,结合学院实际,分析了报告对高等教育和汽车交通行业的影响。他指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和‘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内容,为我们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重要指引。”
随后,师生代表围绕报告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车辆工程系青年博士杨霖谈到:“面对AI的挑战与机遇,我们应积极调整教学策略,平衡好技术辅助与基础教育的关系,培养出既拥有深厚专业功底,又具备良好人文素养,且能灵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学生代表学生会执行主席孙梓毅则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将汽车专业知识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要将个人理想和追求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
学院党委书记孙华峰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不仅是理论上的学习,更要将精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他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为什么学?两会工作报告是国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高校开展工作的根本遵循,通过学习两会精神,师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国家的发展需求,增强使命感,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二是学什么?学习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作出了战略思考和系统部署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三是怎么做?保持清醒认识,争做新时代汽车人;明确个人目标,加强专业知识体系储备。
本次学习和讨论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活动,加深了大家对报告内容的全面了解和深入理解。学院将秉承两会精神,进一步专注于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持续推动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全方位创新,不断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国家汽车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图/融媒体;文/蒋涛;审核/崔伟)